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代表之窗 > 代表风采  >  正文

躬耕教坛 履职有我

海盐教师代表履职侧记

嘉兴人大网    发布日期:2023-09-28

   

  三尺讲台育桃李,一支粉笔写春秋,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他们在三尺讲台上,化作春风,润物细无声;作为人大代表,他们始终牢记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初心,立足自身岗位,坚持为教育发声,切实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,展示了“躬耕教坛、履职有我”的精神和追求。

  把教育办得更贴心

  “履行好一线教师、人大代表的职责,努力散发教育界代表的光和热。做好学科教学带头人、选区群众知心人、民情民意发言人。”这就是市、县两级人大代表、海盐县武原中学副校长沈雪芳的候选感言。

  从语文老师到副校长,沈雪芳已在教育战线工作了18年。“虽然我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很熟悉,但真正深入了解教育问题还是在当选人大代表之后。”沈雪芳在教学工作中发现,学校在课后服务开展以来遇到了不少难题,于是她开展了多方走访调研。“目前各中小学对于如何开齐、开足、开好课后服务校本课程,都是‘摸着石头过河’,更多学校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对课后服务进行‘课程化’。”沈雪芳表示,大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,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。

  为此,她在嘉兴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《关于优化基础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供给的建议》。“我认为,优质的课后服务必然是家、校、社充分联动的结果。”沈雪芳建议,经常邀请家长朋友参与学校教学活动,以活动促管理、促提高,调动社会资源,实现家、校、社之间的充分联动,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机会。该建议得到了市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,通过联合制定实施方案,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全面开展,实现了有托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。

  “当人大代表和当人民教师,本质上都是为人民服务。一线工作让我掌握了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;担任人大代表,促使我跳出‘一班一校’,从更宽广的角度去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。”这是沈雪芳对人民教师和人大代表身份的理解,也时刻提醒自己所肩负的责任,敦促自己为促进优质教育发声,为打造嘉兴市高质量教育发展高地贡献力量。

  让学习从乡土教育开始

  “这一代的学生享受了更多的技术便利,对家乡的了解却好像更少了”,这是海盐县人大代表、百步小学教师吴亚琴在走访学生家长时听到的顾虑。

  “教育的‘根’应该扎在乡土里,懂家乡,爱家乡的乡土教育应该是教育的文化底色。”吴亚琴认为。发现学生对家乡了解不足这一共性问题后,她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,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,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向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《关于加强县内平台与学校合作,增进学生对海盐本土文化了解的建议》,建议主动开放本土优秀龙头企业,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以党建引领为特色,创立校企研学活动合作点,开展“走进家乡”研学活动。

  建议得到了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,一条结合本土资源梳理出的研学路线图应运而生。同时县文旅局也作出了加快培育新增县内青少年研学基地,推进海盐本土历史文化走进校园的许诺。

  在吴亚琴的带头下,百步镇也加快了推动特色研学落地的步伐,从人大代表所在企业开始,陆续开展了小农夫实践之旅、非遗传承之旅、劳模采访之旅20余场研学活动。“乡村振兴靠人才,人才培养靠教育,促进教育和本土文化、地域特色紧密结合,才能推动乡村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,也一定能让更多农村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自信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更多英才。”吴亚琴这样说道。

  让乡村托幼教育更高质

  2022年春节前夕,海盐县十六届人大代表、通元中心幼儿园教师黄利娟依旧奔波在各个社区、学校走访调研,为她接下来要撰写的建议收集民情民意。

  “现在附近没有一所能接收0-3岁幼儿的公办托育机构,私立幼儿园收费很高,一学期费用在10000元左右,而且都在县城,接送孩子都不方便。”在一次社区走访中,黄利娟了解到乡镇居民对0-3岁幼儿的托育也有着强烈的需求。

  这一群众呼声敲击着她作为一名幼师敏感的神经。自1994年成为乡村幼师以来,她29年扎根农村,一直奋斗在学前教育工作一线。成为人大代表后,乡村学前教育工作自然也成了她关注的重点。“在农村隔代抚养条件下,多数看护人受教育程度低且缺少科学养育方法,因此随着年轻人育儿理念的更新,对期待高质量托育服务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多。”黄利娟表示。

  为此,她把“解决好乡村托育服务”作为老百姓关心的“关键小事”来抓。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深入的走访调研,最终在海盐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《关于要求加快发展乡镇托育服务机构的建议》,呼吁加快发展乡镇托育服务机构。她的相关建议获得了县级部门的高度重视,乡镇托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,实现了全县千人托位占比从2021年的2.5%提升到目前的3.97%,全县托幼机构34家,比2021年增加了50%以上。

  “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称号,一种荣誉,更是一份责任。”黄利娟坦言。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,两种不同的身份,却都承载着同样沉甸甸的使命。近年来,她一直坚持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奔走呼吁,先后提交了《关于加快推进乡镇社区托育机构建设与发展的建议》《关于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建议》等,“学前教育被称为教育‘第一课’,那乡村的学前教育就是乡村教育的‘第一课’,希望通过我的坚持和努力,能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幼儿成长,竭尽全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。”黄丽娟说。

  


来源: 作者:海盐人大 唐妤靖